中新网:安徽农垦集团亮相农博会 解锁现代农业新范式
发布日期:2025-11-10 来源: 浏览次数:74
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7日电 (记者 韩苏原)11月7日,2025皖美绿色食品暨循环农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。安徽农垦集团携四大核心展区重磅参展,以“科技之源、服务之网、智慧之脑、品味之选”为脉络,全方位展示从育种创新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实力,用科技赋能、服务下沉、智慧升级的实践,为观众呈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。
01 科技筑基:育种创新筑牢产业“芯”动力
走进安徽农垦集团展区,“科技之源:皖垦种业创新展区”率先凭借硬核科研实力吸引目光。
作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(小麦强优势),皖垦种业自1996年成立以来,始终深耕农作物品种选育,构建起自主育种与合作育种双轮驱动的科研体系。

展区内,“种子魔方”透明地板陈列着13个国审及57个省审品种实物,其中“皖垦麦22”等明星品种格外抢眼,触摸查询屏让观众轻点指尖即可了解品种育种历程、特性优势与适宜区域。
科研平台是创新的核心支撑。
展区内的“安徽皖垦种业科创中心”模型,通过灯光演示直观呈现了这座2025年建成投用、面积超8000平方米、总投资6380万元的专业研发平台。该中心聚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、生物技术快速育种等六大高水平平台建设,与许为钢、胡培松院士团队深度合作,牵头成立两大国家级科研育种联合体,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及科研任务。
截至目前,公司已成功选育稻、麦、玉、豆品种70余个,常年产销各类良(原)种逾1亿公斤,为粮食安全筑牢“种源根基”。
02 服务织网:全链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活力
“服务客户、服务大户、服务千村万户”,在“服务之网: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展区”,通过模式图解、光带墙、案例视频等多种形式,生动展示了“大路模式”“双控一服务”等创新服务路径,以及“六统一”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强大效能。
“大路模式”构建起企业+村集体+职业农民三方共建共享格局,发挥“资金+技术”优势,村集体搭建“连心桥”,职业农民专注“管理+生产”,形成多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。
“双控一服务”则通过前端控投入品(质优价廉统一供应)、后端控产出品(按订单标准收购)、全程强服务(农机+农技双保障),为农户全程保驾护航。
从产前的种子推广、农资集采,到产中的农机作业、技术指导、金融服务,再到产后的产品回收、仓储加工、订单销售,安徽农垦集团的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。“种粮易贷”“种业惠贷”等定制金融产品,更打通了普惠金融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农业生产底气更足。
03 智慧掌舵:数字平台让种田更“省心”
一屏观垦区,一键知农事。
在“智慧之脑: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展区”里,大型 LED数据可视化大屏实时刷新着垦区土地资源、作物布局、农机调度等动态数据,尽显数字化转型成效。

展区内的智慧硬件展示区,智能灌溉一体化闸门、农业“四情”监测设备等实物与微缩实景相映成趣。通过北斗驾驶终端,农机作业轨迹可实时追踪,作业效率提升20%以上;卫星遥感监测与 AI模型结合,不仅能实现作物长势分析、产量估测,还能精准推送施肥建议,平均节约肥料10%以上。
在龙亢农场示范田案例中,“一田一码”让地块信息全掌握,农事记录数字化构建起全程可追溯体系,观众扫码即可查看“倮倮”大米从播种到质检的完整流程。
无人值守的智能灌溉、远程操控的农机设备、AI驱动的病虫害识别……安徽农垦用数字化手段将传统农业的“看天吃饭、凭经验管理”,转变为“数据驱动、精准管控”。
夹沟农场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玉米每亩增产30%、节水20%,龙亢农场的智慧闸门让水稻灌溉更高效。
在70平方米的“品味之选:皖垦精品展销与品鉴区”,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。

华阳河农场的小龙虾、砀山果园场的翡翠酥梨、江南茶海的鸡蛋,以及乡村振兴帮扶点的特色产品,彰显了安徽农垦“大基地孕育好产品”的底气。现场固定直播间与流动直播团队联动,实现“线下体验、线上下单”,扫码关注赠送定制礼品的活动更聚集了超高人气。
安徽农垦集团以科技为笔、服务为墨、智慧为纸,绘就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壮美画卷。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,安徽农垦将持续锚定“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、大企业、大产业”的奋斗方向,深耕种业创新、拓展服务边界、深化数字转型,为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乡村振兴、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农垦力量。
- 上一篇:无
- 下一篇:央广网:2025皖美农博会开幕 看安徽农垦如何“整花活”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