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日报客户端 | 安徽农垦:从“慧”种田到“慧”管田
发布日期:2025-09-26 来源: 浏览次数:422
9月22日,在安徽农垦集团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展示中心,大屏幕里显示着位于怀远县的龙亢农场万亩稻田里,2架巡田无人机正按照规划的航线自主飞行作业。农场技术人员通过低空多光谱无人机传回来的作物长势情况,结合地面的AR鹰眼视频监控,AI自动识别草情、病虫害……这是安徽农垦智慧农业建设的一个应用场景。
龙亢农场早在2013年就引进了农业互联网平台,人不到田间就能实时监测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,为施肥、打药提供准确信息。2024年,该场引进智慧糯稻产业集群项目,通过机器人巡田、多光谱的运用,系统集成“慧管”平台。
系统中的虫情测报站、孢子捕捉仪、杀虫灯等采集的数据传回平台,平台进行AI析、智能识别害虫种类和数量之后,将指令发布给杀虫灯、无人机等。农技人员经现场确认后,用无人机实现“精准点杀”,可节约农药成本10—20%。
智慧农业的运用,还体现在智慧灌溉方面。龙亢农场农技人员夏琦说:“通过智慧闸门、智能泵站,实现水稻智慧灌溉,可大幅降低用工成本,节约用水30%以上。”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从部分农场的单个数字农业平台的“慧”种田,到集团层面系统集成数字管理平台,安徽农垦近年来对智慧农业进行了一波操作。
安徽农垦数字农业管理平台于2024年6月投建,当年底建成并运行,在今年午收夏种得到广泛运用。该平台通过采用“5+1+3”核心架构体系,打破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壁垒,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串联。
据了解,5大核心功能模块涵盖农业生产、农资集采、农机调度、农业装备管理、农业社会化服务,全面覆盖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产业链环节,有利于精准化管理。通过1个数据库,实现生产数据的集中存储与高效整合,深度挖掘大数据分析价值,为农业生产决策、资源调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;通过3个专项子平台,即数字种业,农产品销售、金融服务,从而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串联,为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拉动新引擎。
(此稿发表于9月25日《安徽日报》客户端,通讯员 罗德润,记者 冯长福 )
- 上一篇:无
- 下一篇:农民日报 | “翡翠”酥梨开启沪上之旅